开启辅助工具

包头市残疾人联合会

当前时间
 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
包头市“四项举措”推动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

156

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、自治区“加强社区康复,推广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”要求,今年,包头市残联聚焦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,多举措推动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,以“重建其独立生活能力,顺利融入社会”为目标,投入专项资金30万元,选定6家试点基地,全区率先开展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。通过实施康复培训、咨询、辅助器具适配及综合性支持等服务,首期98名残疾人及其亲属受益,他们的康复知识水平和生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,心理状态明显改善,其中2名智力残疾人实现就业,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
    高度重视,强化服务保障

    2023年,内蒙古自治区残联办公室下发了《关于印发<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推广实施方案>的通知》。市残联积极响应,认真谋划,2024年1月举办包头市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专题研讨会,与各旗县区残联、稀土高新区残联、专门协会讨论我市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工作,讨论开展中途失明者、中途失聪者,脊髓损伤者、成年智力障碍者、稳定期精神障碍者等五类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。市残联制定工作实施方案,投入专项经费,为顺利开展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奠定基础。

图片

    规范管理,加强服务监督

    今年,包头市残联在6个旗县区设立6家自助互助康复服务试点基地,实现了自助互助康复服务类型的全部涵盖。全市各级残联严格按照服务内容、流程摸清底数、推动工作。市残联由分管领导带队,组织康复部工作人员、旗县区工作人员多次对试点基地进行调研指导,从基地场地设置、服务流程、氛围营造、档案管理等方面给予意见建议,有效推动项目的组织实施。

图片

     精准摸排,提供个性服务

    在项目筹备阶段,各试点基地深入开展需求调研,筛选出400余名有自助互助康复需求的残疾人。各服务基地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、康复目标和兴趣爱好等,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和心理支持方案,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服务,有效提高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确保每个残疾人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帮助和支持。

图片

    加强宣传,讲好残疾人故事

    市及旗县区残联、试点基地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,发布相关稿件30余篇,积极宣传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的重要意义、作用和成效,讲好残疾人自强自立、自助互助的故事,鼓励、吸引更多残疾人主动走出家、接受自助互助康复服务。通过加大宣传力度,广泛普及健康知识,为推广自助互助康复服务营造良好社会环境。

    相较于先天失明盲人,中途失明盲人走出家门的困难更大,除了对外界的恐惧,他们还要克服生活希望破灭的心理。参加包头市中途失明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培训的杜先生说:“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,感谢盲协主席张婷的分享,这种榜样的力量,改变了我们的思想,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,我以后也要试着走出家门,融入社会”

图片

    下一步,包头市残联将不断加大宣传力度,提高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康复事业的认知度和关注度,让更多的人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和困境,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残疾人康复工作中来。


文章分类: 康复工作动态
分享到:
中国残联微信公众号       包头市残联微信公众号